10月1日,国庆叠加中秋。对57岁的陈德凤来说,这一天有着特殊的意义,走失34年,她终于踏上了回家的路。从河南南阳到夷陵区雾渡河镇,短短600里,她却寻觅了半生。
陈德凤是夷陵区雾渡河镇交战垭村人,智力有障碍。1986年的一天,她不慎走失,后辗转来到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金华乡白龙庙村,并在此安家。她有两个女儿,大女儿已出嫁。本次陪她回家的,除了丈夫外,还有大女儿蒋玉梅和女婿。
“从我记事起,就总听到妈妈说她的家在宜昌,她做梦都想回来。”蒋玉梅说,妈妈的记忆比较模糊,她只记得自己的家在山里,是土坯房,家乡的主食是米饭和包谷。爸爸叫陈天树,还有三个弟弟。问起具体地名,妈妈就说是“雾浏河”。为了完成妈妈的心愿,蒋玉梅和妹妹一直在网上查找,但始终没有找到这个叫“雾浏河”的地方。
“但我们不想放弃,总有一天会找到的。”蒋玉梅意识到可能是妈妈的发音不准。今年暑假,她尝试着向“宝贝回家”志愿者协会求助。根据蒋玉梅提供的线索,范围缩小到夷陵区。于是,志愿者协会联系上夷陵区公安局,该局治安大队副大队长吴刚接到情况通报后,在网上进行研判比对,发现雾渡河镇的交战垭村一户家庭比较符合陈德凤的情况。技术人员经过DNA比对后,确认陈德凤与这户家庭的两兄弟有血缘关系。
经过精心筹备,回家认亲的日子定在了10月1日,也是中秋节的这一天。
“找到了亲人,妈妈就再也待不住了,天天问我啥时候回家”,蒋玉梅说,1日当天他们从凌晨五点就出发了,早上10点抵达雾渡河镇。
“我爹妈都还在,家里还有三个弟弟,今天是我妈的生日”,在高速路口,陈德凤开心地说着。她不知道的是,父母已经在20多年前去世,而二弟也在八年前意外身亡。
从高速路口出发,沿着崎岖的山路行驶了大约40分钟后,就到了交战垭村,这里是陈德凤的老家。大弟陈高朝和三弟陈德学早早地在路口守候,还燃起了鞭炮。
一见面,陈德学就抱着姐姐痛哭起来。陈德凤当年走失后,他们四处寻找,却音讯全无。父母临死前还念叨着姐姐的名字。当年,他们只有十几二十岁,如今,都已经年过半百。老家的房子已经从土坯房变成了楼房,但姐弟之间的牵挂却从来没变。陈德凤叫不上弟弟的名字,家乡对她来说,既熟悉又陌生,但她知道,那是自己的亲人。亲人笑,她也笑,亲人哭,她也哭。
“非常感谢志愿者和民警,帮我妈妈找到了家。”面对众人,大女儿蒋玉梅深深地鞠了一躬。
在众人的张罗下,一家人围在一起,照了一张全家福。这张全家福,迟来了34年。
记者:黄彦乔 杨帆 马炎
通讯员:傅武第 罗敏
责编:谈金临
审核:望莹